上周二开电脑想做个新项目logo,刚搜“设计公司”就懵了——有报价280的,还有张口要两万五的。我当场把保温杯往桌上一墩,心说这差价够买辆二手电动车了,非得弄明白怎么回事儿。
直接找了五家看起来靠谱的,把同样的需求甩过去:
结果客服反应速度比外卖配送还悬殊:
当快递盒似的把三家报价单撕开对比:
气得我握着鼠标直抖——得亏没光看首页宣传图就下单!
特意找了三年前合作过的老供应商做测试,咬牙加钱要了所谓“全套源文件”。解压压缩包差点心梗:
这才明白为啥有人骂街说“改个颜色还得再付五千”。
关键问三句:
上周刚用这套方法筛出个一千二的团队,交稿时直接拉腾讯会议盯着设计师现场拆图层。出门买菜前特意把聊天记录甩给合伙人:“瞅见没?这年头省钱得靠扒细节!”
(对,发现280那家居然是用模版改字体的,被戳穿后对话框秒变“对方已离线”)
前天我六岁侄女拿蜡笔画了个歪扭咖啡杯递过来,突然想起两万五那个报价单——敢情这行暴利程度跟儿童画技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