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接了新项目要搞品牌升级,到处找设计公司这事儿折腾得够呛。今天就把踩过的坑捋一遍,重点说说合同里那些弯弯绕绕。
先是翻朋友圈问熟人,又刷抖音小红书找本地工作室。约了五家面谈,结果三家迟到一个多小时,开口闭口"调性""赋能",我茶杯都快捏碎了。挑了家说话不飘的——胖老板直接甩案例文件夹:"这条街奶茶店招牌全我做的,三天改八稿改到客户骂娘,都在这儿了。"
首轮提案最要命。他们给餐厅搞的视觉方案居然是冷色调,后厨师傅瞅了眼说像殡仪馆。气得我拍桌:"你做蓝色主题的火锅店?锅底要不要加荧光剂?"设计师还嘴硬:"这是星空灵感..."气得我当场打开美团翻同行店铺截图怼他脸上。
重头戏来了!收到合同那天我熬到凌晨三点,重点抠这几点:
最阴的是某家合同里藏了行小字:"出街物料制作服务由乙方指定供应商"。得亏朋友提醒,这意思是印刷厂他们吃回扣,连夜补了句"甲方有权自选制作方"。
盯落地比赶集还累。做店招那周我直接住工地,发现三个大坑:
现在每次验收都带色卡和卷尺,灯光下比颜色,卡厚度量尺寸,设计师看见我掏工具包就腿抖。
别信口头承诺!之前有家公司吹"送半年公众号排版",结果合同里没写,扭头不认账。现在所有添头全要求写进补充协议,连"赠送咖啡券两张"都白纸黑字加公章。最绝是有回财务对账发现多付了两万,对方装傻说"预付下次合作款",要不是合同里标注"款项对应2023年Q2项目"就栽了。
对,发票也踩雷:有家公司把"品牌设计费"开成"咨询服务费",害得我司差点没法抵扣。现在都要求先看发票样板再打款,赚钱不易,每分钱都得钉死在合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