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健身房装修快收尾的时候,突然发现招牌丑得像澡堂子广告,急得我连夜翻招聘软件找设计团队。结果一搜出来几百家,名字花里胡哨的,看得我脑壳嗡嗡响。
我抱着电脑蹲咖啡馆两天,把首页设计得跟科幻大片似的团队全筛了一遍。有家吹自己给奥运冠军做过品牌,结果点开案例一看——所谓“奥运冠军”是卖减肥茶的微商大姐,气得我差点把拿铁喷屏幕上。
挑了五家约线下聊。第一家工位全是手办,设计师边改图边打王者;第二家老板穿貂皮大衣谈“极简风”;第三家前台摆着财神爷,报价单上还印着“开业大吉”。扭头就跑。
剩两家看着靠谱。我把健身房的哑铃片扛过去当凳子坐,要求看真实过程记录。A团队甩来三页PPT糊弄,B团队小哥直接打开电脑:“这张肌肉线条图标我们重画了27版,你看这废稿文件夹都2个G了!”文件夹里还夹着他们吃泡面改图的偷拍照。
故意提了个傻要求:“logo底色要五彩斑斓的黑,还得体现区块链概念”。A团队秒回“完全可以实现”,B团队沉默半小时发来吐槽:“哥,咱健身房又不是元宇宙夜店...”当场笑出声。
本来要签合同了,突然想起朋友被设计团队坑过尾款。蹲在工商局官网翻到半夜,发现中意的B团队去年被告了三次——全是客户嫌他们改稿太多次主动加钱,法院判他们“过度负责”...
现在招牌挂上去两周,已经有八个路人问能不能拍照发朋友圈。昨天竞对健身房老板偷偷问我团队联系方式,我伸了五根手指头:“按这五招筛完还活着的,闭眼签就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