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月蹲马桶刷手机,看见别人做的App界面真tm好看,脑子一热拍大腿:老子也要学! 结果打开设计软件当场傻眼——连怎么画个圆角矩形都不知道。满屏图标像外星文,憋了俩小时就搞出个歪歪扭扭的登录框,朋友看了眼说:“你这配色像公共厕所标识”。
直接扒了某音乐App首页,像素级模仿。从顶上的搜索栏开始,按住Alt键放大到能看见像素点,照着描边距:图标离左边28像素?行!字体大小14?改!标题加粗?上!根本不用动脑子,纯体力活整了三天。对比原图,发现自个儿做的播放按钮居然胖了一圈——原来缩放时没锁比例。
把临摹的玩意儿发设计群里求骂,果然被喷成筛子:“间距呼吸感懂吗”“你这对比度够考驾照了”。挨骂笔记本记满三页,回头改颜色改间距。最狠的大佬甩了句话:“新手别瞎创新,先抄明白一百个界面”。于是接下来俩月,我每天扒一个App页面:外卖订单页、电商商品卡、朋友圈排版...连闹钟设置页都不放过。
抄到第30个界面时突然开窍——所有界面都是零件拼的! 导航栏是螺丝钉,按钮是齿轮,卡片是轴承。开始搞零件仓库:把按钮样式存个“圆角蓝按钮01”,输入框存个“灰色带阴影搜索框”。有次做读书App,直接把仓库里的书签图标和进度条拖出来拼,半小时搞定详情页。朋友惊了:“你小子现在居然人模狗样!”
有次给朋友店做菜单界面,上手就开软件直接干,结果菜名太长挤不下,价格排版稀碎。被吐槽“不如用Excel做”。从此养成了在纸上画火柴人的习惯:先拿铅笔框出手机形状,火柴棍代表文字,方块代表图片。试了五种布局才发现:把推荐菜放大到占半屏,底下小字价格排一列最顺眼。现在每次开工前,废纸篓里准有十几张鬼画符。
攒了七八个练习界面想显摆,发朋友圈却没人鸟。心一横把老妈手机里炒股软件界面偷偷换成自己仿做的。结果晚上她打电话吼:“自选股按钮跑哪去了?!” 原来我把底部导航的“自选”图标换成星星,老太太愣是找不着。这教训太值了:再花哨的设计不如菜市场大妈秒懂。现在做任何功能,先拉邻居家五年级小孩测试能不能三秒找到入口。
半年后翻出第一次做的“公厕风登录页”,笑得把茶喷键盘上。零基础真不用报课,别信那些玄乎的理论。我电脑里现在还存着当初被骂成筛子的初稿——用来提醒自己:设计这玩意儿,先学会挨骂才能学会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