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我得好好唠唠,上个月不是被老板临时抓壮丁,让我负责新保健品线品牌设计嘛当时就想赶紧找家靠谱公司外包出去,哪知道一脚踩进连环坑,差点没把自己埋了。
老板催得急,我搜了几家名字听着挺牛的"大健康品牌策划机构"。好家伙,官网全是英文缩写配高清大图,案例清一色国际大牌,咨询窗口动不动就弹出来喊"老师"。挑了家页面最炫酷的,销售张口就是"我们服务过某上市药企",发来60页PPT满是"品效合一""视觉锤"这种高级词,我当场签了试水合同。
钱打过去第三天就现原形:
最绝的是提案会上,他们竟把竞品分析写成百度百科摘要,气得老板把茶杯磕出三道裂痕。
连夜带着团队重新筛公司,这回学精了:
还真在城中产业园挖到宝,主理人以前在三甲医院宣教科干过十年。聊产品合规要求时,人家甩手就掏出《保健食品标注警示用语指南》红头文件,设计师桌上还摊着《中医体质分类手册》——就这专业度,价格贵三成我也认!
踩过雷才懂门道:
昨天验收最终方案时,新公司还主动给包装盒加了盲文触点——这种细节,没在医疗行业泡过根本想不到。现在逢人就念叨:选大健康设计公司不是挑美工,是找懂药理的翻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