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聊聊这事是因为昨天被老粉催更了,他们问我:“看你公司换了新logo挺有质感,到底怎么挑设计公司?” 这事儿我可有血泪教训。去年我那小破公司要升级品牌,自己瞎琢磨差点掉沟里,来,我把踩过的坑全抖出来。
刚开始我真以为找品牌设计就跟淘宝买衣服似的,先比价格呗!打开搜索引擎一顿猛搜“品牌设计公司”,嚯,跳出来一堆花里胡哨的网站。我挨个点进去看案例,个个都像国际大牌范儿,差点给我看晕了。随手填了五六家的咨询表,还美滋滋想着“货比三家不吃亏”。
坑点一来了:价格迷雾弹
两天后手机被电话打爆了。有家开口报3万打包全套,另一家说“真正专业的15万起步”,更离谱的暗示我“低于30万做不出高级感”。我当场懵圈——同样做logo+名片+宣传册,价差够买辆小车了!后来跟业内朋友喝酒才套出实话:报价特别低的往往分两种,一种是用学生兼职套模板,另一种是前期低价钓鱼,中途再加价。
有家公司发来的案例册看得我眼馋,全是耳熟能详的大企业。我正想签合同,朋友突然在微信敲我:“等下!查查他们官网案例真实性。” 我一搜后背直冒冷汗——好几张所谓“成功案例”图,在另一家公司官网上挂着完全一样的!后来圈内人教我:查案例别光看图,要看项目落地方案,最好能联系案例里的企业问问实际体验。
坑点二连环炸:案例真假局
总算签了家看着靠谱的,结果开工第三天就现原形。对接的设计师嘴上说“重视沟通”,实际每次改稿都拖三天。最气人的是有回我提修改意见,他们居然甩锅:“当初您没明确说要这种蓝色”。我翻出合同一看差点吐血——合同里服务条款写得跟诗歌似的,什么“探索品牌无限可能”,具体服务项和交付时间全是模糊表述。
坑点三扎心刀:流程黑洞
以为交了尾款就万事大吉?天真!有次要办展会急用海报源文件,找之前设计师死活联系不上。好不容易通过前台找到人,对方轻飘飘来句:“负责您项目的同事离职了,文件得重新找找”。后来才知道很多小工作室人员流动大,根本不交接客户资料。
坑点四暴击:售后真空带
折腾这趟我算明白了,找品牌设计公司别光看表面功夫。比价格不如比透明度,看案例不如看真实客户反馈。现在我连付款都改成3331模式(30%启动+30%初稿+30%终稿+10%售后押金),宁可前期多费事,也比后期扯皮强!下次谁要再挑设计公司,按我这四个坑点反着来准没错,毕竟钱要花在刀刃上,别当冤大头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