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朋友公司开张,喊我去帮忙搞品牌设计,我心里一琢磨:这事听起来挺高大上,但具体该咋下手?硬着头皮上了,整个流程跑下来,摔了几跤才摸到门道。
朋友甩给我一句“要高级感”,直接给我干懵逼了。高级感是每个人理解不一样!立马搬上小板凳找他唠了两个钟头。问他产品卖给谁、跟别人家比有啥不一样、想在客户心里留个啥印象。唠完还不过瘾,又让他填了个表,列了十个同行的品牌给我看,让他圈出喜欢的和讨厌的。这么一折腾,总算搞明白他要的是“年轻人觉得酷,但爸妈辈看着不浮夸”那种微妙的平衡。
脑子里有方向了,回家就翻出笔记本乱画。先写了个核心词:“靠谱的活力”。围绕这个词开始发散:活力可以是用亮色、动感线条;靠谱就得上稳重的字体、实在的材质感。随手画了五六个 logo 雏形——有方框套圆角的、有波浪线变形的、还有个把首字母扭成火箭的(被自己丑笑了)。这时候不能自己 high,赶紧把草图拍照发群里@朋友:“哪个方向能戳中你?速选!”他挑中了那个“波浪变形字母”,说看着像水流又像电路,有点科技味。
定了方向就开始动真格的。打开软件做精细稿,颜色试了二十多遍:蓝色太冷、橙色太跳,选了带灰调的绿,朋友说“像发芽的树枝,有生命力但不扎眼”。字体更头大,电脑里几百个字体挨个试,屏幕都快盯穿了才挑中一个笔画带圆角但骨架笔直的。做名片和宣传册时更搞笑,朋友嫌图片“意境不够”,我怼他:“你给预算只够买五百块的图库!要不加钱请摄影师?”来回拉扯三回,他终于从免费图库里选了张光线柔和的树林照片。
设计图定稿以为能松口气,结果噩梦刚开始。找印刷厂印名片,第一家打样颜色偏黄,第二家裁切歪了,第三家才印出我要的“带细闪的墨绿”。做门头招牌更坑,广告店老板拍胸脯说“效果包你满意”,结果装上去发现 LED 灯太亮,晚上绿得发荧光,活像鬼屋。气得我直接杀到店里,盯着他们调低亮度加了层磨砂膜,折腾到半夜才搞定。
全套东西交付完没急着撤,假装顾客去他店里转了几圈。听见有小姑娘指着名片说“这个小叶子标志挺可爱”,有大叔拿着宣传册嘀咕“这纸摸着厚实,公司应该靠谱”。偷偷乐完还是给朋友发消息:“招牌灯光记得每月擦灰,不然又变鬼火绿。宣传册下次加印记得换个克重大的纸,现在这张页角容易卷。”
搞完这一套真是脱层皮,哪有什么“轻松搞定”。但摸清楚门道就是:前期挖需求要狠,设计过程要敢吵架敢妥协,落地环节得撸起袖子盯着干。朋友现在生意还不错,每次路过他家店,看见那个不闪瞎眼的绿招牌,心里还是有点小得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