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夏天,我帮朋友的小店搞升级,他那咖啡品牌叫“本有异”,名字挺别致但设计丑得要命。我一看logo,就是个咖啡杯子加个花里胡哨的箭头,颜色乱搭,店里海报也像地摊货。朋友天天抱怨顾客记不住牌子,销量半年没涨过。我一拍大腿:“改,换个脸试试!”于是蹲家里上网查资料,看别人家怎么搞的。
我先找了本有异原版所有物料:logo、菜单、包装盒啥的。把它们铺满桌子,拍照片放大瞧。颜色一堆花花绿绿,调了半天对比度,发现橙色搭绿色就是糊的,客人瞄一眼就头疼。又拿尺子量元素比例,logo箭头比杯子大一圈,显得粗笨。我翻了微信评论,一堆人说“牌子太土,喝杯咖啡都觉得掉份儿”。我硬着头皮旧设计毛病一堆:颜色瞎凑,图形打架,用户看着累。
琢磨半天,我决定从零搞起。先把logo拆了重画,画板摊开,试了十几种草稿。最初画个简单咖啡豆轮廓,但总觉得缺味;加个蒸汽线条又显得乱。后来干脆简化:就用个圆杯子叠个半弧当蒸汽,线条瘦长点,一下子轻盈不少。颜色这块差点坑死我——试了红配蓝、黄配紫,都不顺眼。抠了自然界灵感:咖啡棕打底,搭点米白当点缀,看着清爽又暖乎。打印出来贴墙,拉邻居来评:“这个好记,一眼就知道卖咖啡的!”
折腾俩月,终于攒出点门道。我给本有异上整套新设计:logo、海报、包装统一风格。跑店里蹲点观察,顾客反应大反转:以前路过瞄一眼就走,现在有人专门拍照发朋友圈。我复盘发现,重点就是三大亮点:
这三招一环扣一环,用户好记、好感、好认,升级效果嗖嗖的。
我拽朋友搞测试:新海报贴门口旧版放内间,结果一周下来,新设计带动的客流量翻倍。朋友乐得请我喝咖啡:“靠,你这改动真神!”我俩赶紧批量印物料,包装盒、杯子全换上新脸。小店月营业额从三万冲到六万块,老顾客还拉新朋友来打卡。品牌升级就这么成了,不靠花大钱,就靠设计那点巧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