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接的一山咖啡品牌设计项目,真的是从零开始折腾,硬是整明白了品牌设计该咋搞,我直接按时间线捋一遍!
刚接活儿时我就傻眼了,老板只说要做“年轻化”,其他屁都没有。我干脆带着笔记本蹲他店里三天,从早到晚盯着:买咖啡的都是学生和加班狗,店员喊“同学”比“先生”顺口,外卖单堆成山。晚上拉着老板狂聊,问出关键点:他想和连锁品牌抢快节奏的年轻人,但预算只够印五百张杯套。回家路上我总算明白了——得用最小成本炸出最大动静。
接着翻了一堆品牌资料,发现个坑:他家包装袋印着雪山logo,但门店招牌居然是毛笔字!连夜抓设计师开会,把五年物料摊了满地板。结果更混乱:
重新定调子最难。在纸上狂画logo草图:把“一山”俩字叠成咖啡杯造型,山峰线条直接融进杯沿。改到第七版时老板突然拍桌:“这个像外卖杯摇摇晃晃的弧线!”颜色更折腾——试了三十多种蓝,选了款叫“清晨六点”的雾蓝色,因为店员说:“天没亮就来开门的颜色。”
做规范手册时差点打起来。设计师想用烫金工艺,老板吼着要省钱。我干脆把设计稿贴墙上,抄起美工刀当场做减法:
落地才是大戏!蹲印刷厂盯着首版杯套,色差偏紫立马叫停。更绝的是店员——新打包袋要折三折再贴标,他们嫌麻烦偷偷用回旧袋子。我直接蹲店两天,当着小妹面折了两百个袋子,她红着脸抢过去:“姐你别整了,我折还不行吗?”两周后老板发微信:“熟客说咱像换了个人似的!”
搞完这单最大体会:品牌设计根本不是画图,是拿个铲子把客户脑子的混沌想法挖明白,再摁着所有人往一个坑里跳。下次谁再说“随便设计下”,我直接把这篇甩他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