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刚和本地某奶茶连锁搞完品牌升级,趁热乎劲说说怎么和设计公司搭伙干活的。流程跟剥洋葱似的,一层层往里走,核心就仨字:别瞎搞!
周一早上抱着咖啡直奔客户总部,进门先逮住三个部门头头唠嗑。关键不是听他们要啥,是看他们互相踹凳子——市场部说要小清新,运营部拍桌子喊必须土豪金!把财务总监按在桌上算账本才消停,原来是想省钱又想装高级。
周二把需求单摔给设计组,当场听见三声哀嚎。最怕客户说"感觉不对",直接甩过去奶茶渍菜单让重画。新人小妹熬夜涂的插画被否了,改到第五版时突然掏出来个吸管图案——灵感居然来自她昨天点的珍珠奶茶!
血泪经验:
周四抱着三套方案杀回马枪。重点不是比稿是控场!市场总监刚摸手机想百度就被我掐断WiFi,把奶茶杯模型塞他手里:"你捏捏看!"最终定稿方案居然选的是最便宜那版——带吸管图案的牛皮纸杯设计,省钱还环保。
合同藏雷区:
最怕颜色走样!上周五亲自杀到印刷车间,跟老师傅赌两包中华烟调油墨。样品印出来浅得像兑水奶茶,老师傅耍赖说"显示器色差",我直接掏出门店实拍图拍桌上。硬是把浅咖色压成焦糖色,油墨成本反倒降三毛。
成品交到甲方手里时,财务总监突然掏手机拍Logo发票——原来准备申请省商务补贴。气得我当场扣下杯套源文件,多薅了八千块改册子!
现在经过他们总店看见杯子上我设计的吸管小人,跟欠我钱似的扭头就走。结果老板今天打电话说新店设计还找我,啧,伺候甲方跟熬奶茶似的——火候难控还容易糊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