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搞了个新品牌,就是那个小型咖啡品牌的事儿。结果折腾半天,logo、包装都贼土,朋友吐槽说像个山寨货。我一听就不爽了,决定赶紧找专业点儿的公司来帮忙。
我先打开电脑,随便搜了一堆品牌设计公司。啥关键词都试过,比如"靠谱品牌设计"、"牛批品牌公司"。翻了几个网站,弹出来一堆广告信息。我就点进去瞎瞄,发现有的网页连图片都加载慢得跟蜗牛一样,有些公司地址还藏在犄角旮旯里。我琢磨着得筛掉这些破玩意儿。
搜完网上的,我就开始骚扰微信好友。发了个朋友圈求助,再直接私信了几个设计师熟人。结果,有一半人没鸟我,剩下的全给我推了自己人脉的公司。我就整理了下回复,挑了七八家看起来有点儿名气的。
重点来了,我打了几个电话直接问问报价和服务。结果有个公司接电话的语气贼拽,跟大爷似的报了个高价还嫌我预算低。我当场拉黑它。
纸上谈兵不够,我就挑了五家比较顺眼的公司,约了时间一一跑去瞧瞧。
第一家办公地在个破写字楼里,员工穿得跟街头混混一样。
第二家倒是整洁,但设计师展示案例时一个劲儿玩手机。
第三家就逗了,谈项目时领导在会议室打起了呼噜。
第四家贼靠谱,给我详细看了以前的设计成果,还主动砍了报价。
第五家?我压根没去成,地址是假的。
对比一圈下来,我就盯上第四家。回办公室再查了查风评,没啥大毛病。果断签了合同,让他们开始搞设计方案。初期进展贼快,我还天天跟进进度。
结果,方案快结束时我突然发现个坑:他们团队有个主力跳槽了。我差点儿气吐血,但负责人主动找了替补团队,还送我额外服务补偿。一折腾,logo和包装做得贼有范儿,咖啡品牌一下子火了。
这趟经历下来,最大的秘诀就是别信那些网上吹牛逼的。得亲自试、亲自看。
我后来为啥知道这么多细节?嗨,那次选公司闹剧过去后,我偶然在老家路边摊喝咖啡时撞见了第四家老板。他摊牌说公司就他一个人撑场子,团队全靠外包。我当场笑出声—结果反而让我更信他了,毕竟这事儿证明了他够坦诚。打那起,我们不光合作还成了酒友。现在搞新项目,我都直接找他帮忙,省了一大堆破事儿。你们要学,就学我这招:别只看表面,得挖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