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地头跟老王聊完天,这大哥愁得直搓手。自家合作社的草莓明明又大又甜,可装进批发市场的破筐里就跟普通货没两样,根本卖不动价钱。拍大腿决定,必须把合作社的招牌给立起来!
我直接住老王棚里蹲了三天。大清早看他开三轮车送货,下午跟着分拣烂果,晚上蹲村口小卖部听大爷大娘扯闲篇。揪住几个死结:包装盒跟菜市地摊货长得一模一样;合作社名儿叫"向阳红"?镇上叫这名的就有八家;微信群里老发个绿叶子logo,放大就糊成马赛克。一句话从头土到脚,连自己人都说不清合作社有啥特别。
拉上老王两口子盘家底。他媳妇突然掏出本发黄的剪报:九几年老王第一个在县里引草莓苗的照片!连夜翻县志发现我们这儿沙土里含稀有矿,难怪草莓格外甜。我拍着桌子吼:别扯啥生态有机了!咱就讲三十年死磕沙土地的倔老头! 名字当场改成"沙窝老王",包装印上泛黄老照片,标签加行小字:1989年种下第一株苗。
找城里设计师做LOGO?白花钱!隔壁村大学生掏出平板画了个草稿:手写字体配粗陶罐图案。罐身印老王年轻时的木讷笑脸,罐口爬出鲜红草莓藤——这草图往合作社门口一贴,路过的老农民都乐:"这不咱村老王嘛" 包装盒全用牛皮纸,盖子上压凹凸纹路模仿沙土垄沟,摸上去糙糙的。最绝是盒侧印着老王手写体承诺:"烂一颗赔整盒,拍视频给我看!"
拉到精品超市试水直接翻车。摆在进口水果堆里像乞丐!掉头杀回田间地头:高速服务区特产店谈寄卖,加油站便利店搞试吃,抖音直播现场摘带泥草莓。教会老王儿子用手机拍短视频:"今天扒开沙土给老铁们看根儿有多白!" 超市里我们换招——把牛皮纸盒堆成沙丘造型,顶上插真草莓藤。结果城里人追着问:"这土里土气的盒子哪儿买?"
包装盒里塞了张带种子的再生纸卡片:"晒买家秀换老王亲种草莓苗"。三个月收到二百多张照片:有小孩捧着空盒哭的,有白领用盒子当笔筒的。最震撼是某连锁店采购经理发邮件,说他们店垃圾桶里唯独"沙窝老王"的包装盒没人扔,全被顾客带走了。老王攥着这封邮件蹲门槛上,笑得露出豁牙。
血泪教训
现在开车进县道就看见岔路口立着土陶罐造型的指示牌。老王逢人就说:"我们卖的不是草莓,是沙窝里三十年的脾气!" 合作社今年新装的彩色分拣机?那是用溢价20%的货款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