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工作室接了俩大项目,我寻思把品牌设计外包出去省点时间。结果刚把需求甩出去,微信瞬间炸出来十几个设计公司,报价单看得我眼花缭乱。第一家号称国际团队,案例全是英文官网截图,张嘴闭嘴都是“品牌基因”“视觉锤”,听得我脑壳疼。第二家报价便宜得离谱,刚想聊聊细节,对方直接甩来十套模板让我挑,气得我咖啡差点打翻在键盘上。
吃过亏就学乖了。这回我拎着咖啡机通宵搞了张筛选表。头一条先查老底:公司主页吹得天花乱坠,我就偏要翻他们公众号。发现个贼好用的法子——直接搜对方公司名+“吐槽”,真翻出三篇前客户写的避雷帖,有家牛逼哄哄的还拖着尾款没给设计师结账!
第二步玩“大家来找茬”:最绝的是上周五的骚操作。我伪装成美容院老板打电话,说要做套VI预算两万。前两家立马热情似火,第三家接电话的姑娘直接怼我:“姐您定位都没理清,这点预算建议先做单品包装”。隔天我亮明身份去面谈,那姑娘看见我脸都绿了,结果反而当场签了合同。
签完约照样留一手。首付款我只给三成,故意没给详细brief。就看他们主动拉群追问产品细节,还自己去扒竞品店。昨天收到提案,里面居然有我四年前倒闭的淘宝店截图——这是真下功夫挖祖坟!
现在掏心窝总结三点:今天新Logo刚上线,甲方爸爸看完直接约了明年全案。当初模板狗坑我的五千块定金,现在想想真是良心学费。对了,昨天路过之前那家“国际公司”,发现玻璃门上贴着法院封条,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