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三蹲在打印店门口啃包子的时候,突然接到个电话,老家县里招商办的老同学找我喝酒,顺便问能不能帮他们搞个区域产业品牌。我心想这简单,拍胸脯就应下了,结果好家伙,一脚踩进连环坑。
刚挂电话那会儿我特兴奋,直接打开电脑开干。脑子里全是“高大上”“国际范”,吭哧吭哧憋出个镶金边的logo,配了句英文slogan,感觉倍儿洋气。第二天屁颠颠发过去,人家沉默了半小时,回了句:“咱这卖的是土鸡蛋和山核桃……老乡们认不认得洋文?” 得,第一稿直接喂狗。
吃了瘪就学乖了?天真!这回我拉着招商办蹲点了三天,把当地二十几家作坊跑了个遍。回来看着笔记头都大了:李婶家的土鸡蛋包装红配绿,张叔的核桃袋印着财神爷,隔壁厂的山货礼盒还带闪光镭射……甲方爸爸拍板:“把这些特色都融合进去!” 结果真照做的时候傻眼了:
熬了通宵改出个简洁版,刚要喘口气,事儿来了:
被毒打两周后终于悟了:搞集体品牌不是做艺术创作,是搞统一战线!
1. 把甲方爸爸们关进会议室吵明白三个事:
2. 拉着淘宝美工出身的老板娘当军师,她用卖货思维点醒我:
3. 使阴招——把领导意见可视化!当某主任又要加元素时,我当场掏出手机拍他茶杯:“您看这龙纹挺霸气,要不logo里盘条龙?” 众人哄笑中他自己就摆手:“算了算了…”
折腾俩月,最终定稿极其朴素:
现在每次路过高速口广告牌,看见那胖母鸡都乐:集体品牌这玩意,别想着惊艳全场,能让目标客户不费脑子认出来,你就赢麻了。